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焦点滚动:“走后门”拾零

时间:2023-06-05 17:20:00 来源:揭阳日报 分享至: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走后门”据说典出北宋,是艺人们为讽刺权相蔡京而精心排演的一出戏。

北宋宋徽宗年间,奸臣蔡京为宰相,便大肆迫害元祐党人。这元祐党人,就是指宋哲宗在元祐年间反对变法的群体,比如苏轼、司马光、黄庭坚等人。并且蔡京下令,元祐党人的子女不允许他们入仕,由此引发了群臣的强烈不满。

据《夷坚志》记载,有一次朝廷设宴,宴会之上演了一出戏:舞台之上宰相端坐审理案件,这时候有一位和尚恳求出京云游,但是这个和尚却是元祐年间出的家,于是宰相让他脱掉僧袍,让其成为百姓。就在此时,一个级别较低的官员前来报道,说国库下发一千贯文钱,但都是元祐年间所铸,问宰相如何处理。宰相想了很久对那名官员耳语道:“那就走后门,从后门抬进来。”此后,“走后门”一词流传开来,借喻用不正当手段达到某种目的。

晚清大学士徐桐,以“开后门”出名,但并非北宋时的原义。徐桐是封建顽固派,住在北京东交民巷。他的住宅原为荒地,徐桐出几千两白银买下来,大兴土木,苦心经营。后来各国驻华使馆相继在这里建立,门前开大马路。徐桐对此十分厌恶,就把自己的前门堵起来,出入后门。更有甚者,他到南郊作客,因为怕经过各国使馆的洋楼,竟然不走南城的正阳门,而从北城的地安门出城,宁可绕一个大圈。徐桐的“走后门”成了昏庸糊涂、顽固不化的同义词,被人们传为笑柄。

(编辑:悦声)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上海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